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子非魚

家裏只養過魚、蟹、鳥等活動範圍有限的動物,養寵物的朋友倒不少,在他們口中,香港似乎是個不歡迎寵物的城市:公共交通不容許或可拒絕乘載,公園大多不准狗隻內進,大部分公私營屋苑也不容養狗,年前禽流感,對鳥類管制、對雞更趕盡殺絕。

有朋友說過,人類養寵物,很多時都委屈了牠們,魚要在缸裏游、狗困在小單位裏跑、鳥在籠內不能飛、貓可能沒吃過魚。相反,小記又不難在街上見到人把貓狗當孩子般寵,紮辮穿裙、手抱或坐在BB車裏四腳不曾踏地,那樣的動物,究竟又有多快樂?令人懷疑……

很多動物品種被人馴養多年已失去在野外捕食和生存的能力,等於人大多無法自行在野外求生一樣,說動物一定要在大自然才快樂,其實有商榷的餘地。如果以為把寵物放在大自然便可「放生」,就更無知。不過,被人馴養的動物總保留一些天性,如貓喜歡追撲昆蟲,狗喜歡到處跑,鳥總是想打開籠門飛走。

身為人,我們大概永無法完全理解動物,除了視為家中一員般善待、照顧到底外,也只有將心比己,體諒尊重牠作為動物(貓或狗或其他)的特性,其實不就是包容不同種族文化的共通精神嗎?
[ 2010.11.29《通識大全》]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理想與(殘酷的)現實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以下兩幅圖便是網民開麥當勞玩笑的「創作」,看到不禁會心「苦」笑一下。

廣告的界線很難定,我們都接受了廣告跟現實有一定距離,只有傻瓜才會真的拿着廣告的相片去跟售貨員理論,但為甚麼我們會接受?有時我們情願廣告多一點創意,好過直敘貨品賣$29.6,重512克,含644卡路里。就算是「資訊型」廣告,也不必精確至此。現實與廣告落差空間多大才算合理?合理這個詞最不好說。

其實已發展地區,大部消費也由基本和實際需要,轉向至情感需要,理所當然地衍生出情感主導、賣形象的廣告,做品牌推廣的花費,分分鐘比生產成本高。正是為甚麼很多廣告中,你連產品的邊角也看不到。廣告如何將該牌子(及它的產品)跟你的情感、經驗連繫上來?以麥當勞為例,試想想多少年沒有見過它賣大件、抵食,相反是Sell 溫情為多。又例如兩電的廣告,如何將「電」呈現?都是通過一些開燈熄燈來表達吧。

那麼,我們消費者,又該如何應對?只能說,除了搜集多點資料外,也不妨多留意,自己買產品時,究竟是為實際需要,還是情感需要?順帶一提,朋友傳來沙田新城市N年前的電視廣告,笑說樓盤廣告竟然有實景!你認為這種廣告在今時今日還能湊效嗎?
[ 2010.10.18《通識大全》]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血建的房子 血畫的地圖

甚麼是血房地圖?血房是在強拆過程中,釀至流血事件的土地後來起出的房子,
當中不少更涉及人命傷亡。內地網民發起將這些強拆事件用紀錄下來,更用Google地圖標記,呼籲聯手抵制這些血房。在Google地圖上搜尋「血房」便可找到。血房地圖開放予公眾標記,但條件是事件必要經媒體報導。
--
隨著地方發展,收購遷拆安置每天都在發生,城市發展不免要淘汰舊有的,創造更新更有價值的。然而,這以乎無可避免產生一場又一場的衡突。一個城市或地方的發展方向,未必能得到內部一致認同,對於實際要淘汰甚麼、保留甚麼及興建甚麼,更難有共識。就看近來堆填區、焚化爐的選址,便可看出其困難,更何況牽涉拆卸私人產業?

最近強拆事件便在雲南釀成大規模的示威,可見強拆在內地已成為令人關注的問題。隨着不同地區發展,某些鄰近地區的土地便變得有價值。利益當前,自會吸引收購者,若果沒有足夠保障的條例和機制,居民便可能面對不合理的對待。在香港現行的收購賠償大多以居民能在別處安居為原則,可以是金錢或房屋的形式補償。(條例上的原則是,實際當然又另一回事。)然而在內地很多受影響的居民,連自己的基本權益也不知道,當有人來拆自己的房子時,便直接以身體抵抗,甚至做出「自災」等激烈行為。

犧牲小我乃必然?
內地就有官員以「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辯解,惹來網民批評。如果社會不得不朝一個方向發展,犠牲者會否得到適當的賠償和安置,似乎是社會文明的指標。所謂安居樂業,是否只惠及一部分人,同時對另一些人不聞不問?以社會作為一個群體來考慮,是否必要有所謂犧牲者,誰有權決定誰是犧牲者,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所謂的釘子戶不可能全對,遷拆也不一定是無理殘忍,但血房地圖大概是對現行的監察保障不足的一種反映。同學大概會跑去買這些樓盤的機會很微,但打開地圖看看,見證這些曾發生或每天還在上演的悲劇,或者對不同的決策和自身行動也會有一點影響。那麼中國未來的地圖,或者不至於血跡斑斑。
[ 2010.10.13《通識大全》]

參考網站
‧維基百科:血房地圖
http://zh.wikipedia.org/zh-hk/血房地圖
‧「血房地圖」是一份民意提案
http://www.stnn.cc:82/gate/big5/society.stnn.cc/life_op/201010/t20101027_1440676.html
‧南都網:「發展事大,強拆有理」不能服眾
http://gcontent.oeeee.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d32/ace005.htm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人生不只六範疇

新學制的通識科目,由提出至今,批評好像從未間斷過。然而還是一步一步地走下來。香港的教育制度從來都是攻擊對象,大家不屑多年的填鴨式教育,推行愉快學習、活動教學,又被評為不設實際、未見成效。通識教育如今好不容易開車了,但固然也難逃厄運,最近更有人打正旗號反通識。

其實一切也未嘗不可,如果學生聽過看過後會思考多一點,實為好事,但如果只以此為目的,又必要背上反通識之名嗎?這樣做真的可以令將來的學生更好嗎?這些也是我未想通的。

我關心的倒是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否早已失效了。我們期望教育是甚麼?作為社會流動機會的晉升階梯,它是否稱職?學生畢業後是否有良心、是其是非其非,還是變了滑頭的醒目仔醒目女?他們有沒有自己所追求的價值?學校有沒有訓練將來工作所需的能力?學生有能力自行組織所學、自行解決問題嗎?這些是香港社會的問題,同樣也可作通識科內的課題。

大家常笑,通識教育現時的課程劃分為六範疇,既有範圍又有參考答案,跟其主旨相違。如果同學讀過通識科而從不反思自己的學習及身處的教育制度,就真是通識課的失敗了。人生當然不只六範疇,但也不是非黑即白啊!
[ 2011.09.27《通識大全》]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請告訴我,甚麼叫政治中立

寄件人:cpr@cuhk.edu.hk
收件人:Undisclosed-Recipient@alumni.cuhk.edu.hk
日期:2010年6月2日下午11:29
主旨:CUHK upholds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neutrality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letter follows the Chinese one.)
致校董、同事、同學、校友: 香港中文大學收到中大學生會會長五月二十九日來函,申請將「新民主女神像」及相關展品放置於中大校園內。大學輔導長與學生會會 長密切聯繫, 了解申請的實際情況。
中大向來尊重言論自由,有責任維護所有大學成員享有表達不同見解和持有不同立場的自由。大學的行政與計劃委員會以不記名方式投 票, 一致決定重申大學必須堅守政治中立的原則。如有行動或活動反映政治立場,而對大學政治中立的原則有損者,大學不應涉及。鑑於上述的原 則, 行政與計劃委員會不能接受學生會會長五月二十九日來函所提出的申請。但大學了解到學生會正探討舉行相關活動,特委派大學輔導長與學生 會會長繼續聯繫溝通。

二零一零年六月二日



To: Council Members, Colleagues, Students and Alumn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as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President of Student Union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SU) on 29 May 2010 for displaying publicly on campus a statue of the Goddess of Democracy and related art objects. The University Dean of Students has liaised with the President of CUSU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of the application.
The University respects freedom of expression but firmly believes that the University should always maintain political neutrality. It is the duty of the University to respect and defend the freedom of all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to express different opinions and to hold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the University should not align itself with actions or activities which project a political position that would compromise the University's principle of political neutrality. The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ve and Planning Committee by secret ballot resolved unanimously to re-affirm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neutrality and for this reason could not accede to the request. The University understands the CUSU is exploring to organize some related activities, and has asked the University Dean of Students to continue to liaise with the President of CUSU.
2 June 2010

--------------------------------------------------------------------------
This message is sent from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to CU alumni whose email addresses are recorded in the database of CUHK Alumni Affairs Office.
For enquiries related to this message, please contact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at cpr@cuhk.edu.hk.
To unsubscribe from our email list, please click here.

以上資料訊息由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發出予在中大校友事務處校友資料庫 紀錄有電郵地址之中大校友。
如對此訊息內容有任何查詢,請電郵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cpr@cuhk.edu.hk
校友 如選擇不再收取資料訊息電郵,請按此登記取消接收。

To amend your contact details, please visit http://www.alumni.cuhk.edu.hk/dataform/
如 需更改聯絡資料,請瀏覽! http://www.alumni.cuhk.edu.hk/dataform/

Alumni Affairs Offi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新 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事務處
Tel 電話:2609 7869/ 7861 Fax 傳真:2603 6226
Email 電郵:alumni@cuhk.edu.hk
-
他們是否打算從今保持道德中立、人道中立、是非中立、人格中立?
另外,半夜發封這樣的電郵,竟然無下款署名?這是誰的主意、誰的決定,也好歹要有個交代吧?!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讀者的責任

商台的政治廣告引發爭論,可是在廣告以外,我們每天讀著、聽著、看著的新聞,其實都不是想像中「中立」,傳媒取材及報道手法,大大影響了讀者觀感。身為一個讀者,又有何方法跳出框框去理解多一點?

或先看看可能左右傳媒立場的因素:

預設立場:記者或編輯個人自有其政治、宗教信仰等取向,很易形成所謂預設立場,專業新聞從業員當然要盡量中立,但人畢竟很難完全擺脫個人觀點。

政治勢力:報道敏感話題時,可能會受到某些壓力,如內地會出現對於某些新聞「低調處理」的情況。

商業利益:現時傳媒主要的收入來源大多來自廣告,因此,公司會否在某台或某報的「商業考慮」,直接影響媒體的收入甚至生存。例如:某地產商在某報大肆報道旗下物業的負面新聞後,抽起所有樓盤廣告。(這是真事。)

讀者口味:即使媒體的收入來源非直接來自讀者或觀眾,但廣告的價值和數量卻依靠銷量或收視率,因此媒體總要報道一些認為讀者有興趣(更重要的是會購買、收看)的話題。

自我審查:其原因可以來自政治或商業因素,但不同在於,那些壓力未見,傳媒已先自我棄權,將敏感話題抽起或輕描淡寫。

成熟而具監察能力的傳媒,在公民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身為公民,也有責任去認識、了解及監察傳媒的運作。這是個漫長過程,同學不妨從讀新聞學起吧。
[ 2010.05.19《通識大全》]

後:呢篇係出了爛政改廣告後寫的。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如果你還想多思考一次…(在5.16以前)

從來知道說服人改變主意很難。政治和宗教辯論多傷和氣,通常爭論一兩句,便收口,不過還是會問問對方原因,而有一些話於我而言,還是忍不住要說,不說,我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其他人。

政府為甚麼要千方百計阻止我們投票?那不正正代表它有一點用處嗎?它明明舉辦了補選,卻又偏把橫額貼在沒人見到的地方[1];將選舉通知書遲遲才寄上[2];將海報的呼籲字句刪去、顏色較暗(顏色暗示呀)[3];補選前兩晚十點半,以特首名義發聲明,說團隊每人都不會投票。(這個決定,可以叫「個人」決定?)

他們一向如此,一邊說歡迎市民表達意見,一邊鬼鬼崇祟做咨詢,被人揭發又指反對的人搞事。(那麼大家可以表達的, 就只有贊成?好像人大拍掌同意一樣?)一邊說會聽取民意,但從不會就此改變。你還感覺不到嗎?香港人擁有的言論自由,只限於動不了政府分毫的自由。
不是要說香港的所有問題也歸咎於現時政府,但的確,即使市民察覺問題,卻從不能左右政府的決定,那還不夠嗎?

我不能向你證明公投五子的人格。但如果你質疑議員是否做Show,至少,他們要給你Show,他們滿口仁義道德,至少那些仁義道德你不能否定,而特首、功能組別議員卻可以連Show也不用做給你看,滿口逆非成是的歪理。
你可以說我記仇小器,但我還記得去年這時特首說經濟發展得很好便不追究以前(六四)的事,前幾天陳生(雖然他是直選的)說六七暴動中死的不止林彬一人[4],還有張宇人說最低工資可訂於二十蚊或更低……
你指責社民連在議會中掟蕉講粗口、泛民拉布、公社兩黨五區請辭破壞議會文化、玩弄規則。(我沒說我絕對認同)但究竟何者較醜惡?
政府最近推出的樓市措施,除了回應早前的怨氣外,個人覺得很有在公投前安撫市民的嫌疑。(如果沒有反高鐵、不搞公投,政府會同時地推出同樣措施嗎?)

西方社會未必圓滿,但至少他們有去共同改變和共同決定的可能,我們呢?由殖民地到特區,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甚麼是民主。或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體驗過,他們就總是拿些假貨來充當,就像一個從沒有吃過蘋果的人,有天別人拿著梨來告訴你這是蘋果。(基本法明明寫蘋果,你俾個梨我,仲話呢個先係真o既蘋果喎。) 如果你真的滿足於港式普選、港式自由、港式民主。那麼就等下次他們口中「正當」的選舉時才投票吧。

如果你還是決定不投票,不要緊,最怕你不思考、不關心而已。千方百計要你不思考不關心的從來都是獨裁政府。
正如我並不以為在此寫幾句,便可以說服多一個半個人投票。我並不天真的以為明天投票了,功能組別會即刻消失,香港未來一定有民主,一切都會解決,歷史告訴我們,所有行動的結果都不是即時的。我們不過是為民主的花澆澆水而已,何時開,沒有人知道。當下,我只想努力維護我們僅有、追求我們應有的,我只是單純地選擇做我認為正確的事,我只是還不想放棄。

[1]: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71993&id=572574933&ref=mf#!/photo.php?pid=4118121&id=572574933
[2]: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14048018635632&ref=search&sid=505533624.4058709003..1
[3]: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pid=4303277&id=599616552
[4]: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12/4/hyqp.html
[5]宣傳片(應很多人也看過了的)
不不投票的理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C_63bsrMEE1
功能組別的邪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dVQgnVzlE

ps:[回應浪費公帑之說] 已經解釋過N次,1.5億好似好多,但其實都係一人廿幾蚊,但如果表態,令政府有所顧忌,甚至更快取消功能組別的話,我們將來可以省下更多。(政府又話計劃申請亞運,預算300億,你點睇?不過都唔洗點睇,到時佢要搞,又會話係主流民意,你反對,你就係非主流。)
你可以話公社兩黨一意孤行,其實無乜人覺得想表達意見。但搞了投票,要大家不要去投票,那究竟是誰比較浪費公帑?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消費前傳

今期封面專題談微博,跟其他新媒體一樣,相信微博很快會甚至已經變為不同群體、組織的角力場地。不同於傳統媒體廣告需要大量資金,報道篇幅大小靠事件的震撼程度,微博有點像口耳相傳,靠人脈、靠各人的關注度,倒在主流聲音的鋪天蓋地下,闢出另一條路。

今次想跟大家介紹的網站“The Story of Stuff Project”,便是從另一個微博Buzz得知,這個計畫是希望改變現有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從而達至更環保及人道的模式。網站設置不少教學資源,其中最有趣的是幾套動畫,分別討論不同的生產及消費問題。

“The Story of Stuff”介紹了現代整個消費品背後的生產和牽連,當中提到不少重要且被忽略的問題,例如,我們以為購買產品後只要回收便大大解決了廢物的問題,但其實生產過程製造的垃圾往往是交到我們手上的貨品好幾倍,而且同時會涉及能源消耗、有害物質排放及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問題。媒體的廣告,甚至政府也不斷提倡我們消費,包括去購買我們並不需要的東西,令我們的身分由「人」、「公民」變為了消費者,彷彿「消費者」才對社會、地球有貢獻。同學是否覺得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妥?如果盲目消費引起這麼多問題,為甚麼政府又那麼鼓勵我們消費?答案,你或者可以在動畫短片中找到。
[ 2010.05.03《通識大全》]

後:其實呢篇文想話俾d學生(及其他人)知的係得上面兩點,明知佢地好少會走去找個網頁出黎睇,但要在本野中找篇幅寫,唯有找找藉口,見諒。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良心問責

現代社會很多時並不由道德去管束人,相反是由後果去管束人。這引申出我們常用上的反駁:「XX犯法呀?」說時還多帶點得意洋洋。因為有了明文規距,其他人情世故竟然都理直氣壯被忽視。不犯法不代表對,有責任的事其實未必有後果。

早前看書,作者寫到:「良知是意識到自己對別人的苦難有責任。」這樣就容易說明了,為甚麼浪費食物、誣陷別人、或見死不救,我們會受良心譴責?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一個決定和行動,其實對於他人或社會有影響。

當然人很多時對於自己的責任認知有限,比如你每天會消耗兩個膠袋:一個早上買麪包,一個下午吃薯片的包裝,但你少有機會去追蹤膠袋「死後」的命運,一時未必能將焚化爐噴出的煙、或內地的垃圾山跟自己的生活習慣連繫。

又或,社會的複雜結構模糊了我們自己與他人和世界的關係,以至於責任。例如低工資問題,如果你出身中產家庭,未必會覺得跟自己有關,但你每天走過的商場,是由誰清潔的?你家樓下看更的薪金又是誰支付的?又例如,你覺得自己投票或捐款都只佔總數的百萬分之一,可有可無,但若想到付出的確確實實幫到一個人,又是另一回事。

在香港,人人衝口而出就是「關我乜事」,也許良知除了需要知識和資訊外,還要點想像力,卻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2010.03.24《通識大全》]


後:呢篇寫o個排好感慨,大概側寫太側,無人明我其實想講乜,篇幅所限也沒能寫好一點。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誰偷走了歲月?

今期通識大全提及《歲月神偷》這電影,筆者沒幸看優先場,因此也不清楚內容,但第一次看到《歲月神偷》這戲名,便想到兩個意思,一是偷歲月者(想想漢堡神偷就明白了),二是歲月是神偷本身(類似雌雄大盜)。
不論電影用上前者或後者的意思,如果扣連起電影的主題──某一年代的精神,也很有趣,究竟是某個一時代已被偷走,還是歲月偷走了我們的精神?

在歷史上,也會有類似被偷走的時間,最常見的是戰爭、災難,還有一些混亂時期,如文革或法國大革命後期,在這些時期,人們大多不能正常地生活,社會的生產力也下降,當人回到生活正軌後,這段時期,常變了生命中的空白,不堪回首,甚至無法納入自身經驗。其實經歷卻刻進了同代人的心靈,構成了一種集體精神。

即使個人,在生命中也會出現空白期,如重考、失業、大病等,一時令人在社會上失去了身份,人生失去了目標,不能「前進」,大多令人迷惘。怎樣渡過這些時期也有學問,想起老日劇說應當它為生命中的假期,好好享受及停下來思考。其實它們往往是令人反省的「唞氣位」,不止令人有力氣再跑,更可能會成為改變人生或觀念的關鍵時刻,日後想起,反而別具意義。大概沒有日子是白過的。
[ 2010.03.10《通識大全》]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誰比誰有權去說

[轉貼] 鴻鴻《拿起杯子的時候》 ──為劉曉波而作

不行動根本不可能有自由。
──約翰‧伯格


就像杯子被它燃燒的形狀所決定
冰塊被它封藏的溫度所決定
橄欖樹被陽光風雨所決定
鮭魚被回家的方向所決定

我知道人生來不自由

我被飢餓決定覓食
我被痛苦決定拒絕進食
我被羅曼史小說決定要尋求真愛
我被身份證決定何時可以合法做愛騎車投票(不過要戴安全帽)

可是至少

我可以決定吃美國牛肉或生機素食
我可以決定穿綠穿藍或穿滿身的刺
我可以決定一生尋求幾次真愛
我可以把我不自由這件事大聲幹出來

然而有些人

有些人因為呼喊自由而被囚禁
有些人因為呼喊自由而無故失蹤
有些人因為呼喊自由被逐出家園
有些人因為被摀住了嘴,而需要別人為他們呼喊自由

親愛的

在你拿起杯子、攪動冰塊的時候
在你撐起傘遮檔風雨或陽光的時候
在你走進家門、窩在沙發裡進食的時候
在你握著真愛的手的時候
(轉自鴻鴻部落格)
-
詩鴻鴻這次寫得不特別好,卻已夠動人。
或近來高鐵事件爭議還很多,對這事我實在想不出任何爭議,可能就因此而顯得過於安靜。
請不要忘記,在我們爭論的時候,卻有人為我們說話的自由而失去自由。

>如果你還不知道(又懶)
連結:
我的自辯——劉曉波
維基: 零八憲章(背景)
零八憲章(全文)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不談高鐵‧不談80後

近期傳媒的新寵,大概就是80後這群青年。雖然有個「80後反高鐵」的群組(由Facebook走到立會門外),但80後是否一定反高鐵?反高鐵的又是否一定80後?因為這次事而衍生對80後的一大堆評價又是能用於每一個80後身上?相信同學很快便答得出來,心水清的同學更會提出,對任何分類或群體的評價,都不可能絕對套用在每一個個體身上,只要是普遍現象便有它的價值。

沒錯,即使認識不少80後,筆者也無意及無資格說,80後究竟是反高鐵的多,還是支持高鐵的多。倒想說說傳媒及大眾一天到晚說80後這樣,80後那樣,會令80後以為自己真的因為生於同一代便是一個群體,便應該有某些表現或因此而有某些遭遇,例如,「上唔到位」、「重精神價值多於經濟價值」。情況等同有老師說了一句F.4的學生真壞,如果你是F.4的學生,可能就會立即反對,甚至因此而表現得頑皮一點去「反抗」,後者就是所謂的標籤效應,即有人將一群體與某些屬性連繫起來,該群體中的人,就會不自覺地「履行」那些「任務」。標籤就是有這種分不清因果的弔詭。

相信很快便會有人對90後說三道四了,下次聽到別人談論90後的時候,不妨先停下來想想,何必急於將自己代入他們口中的「90後」?
[ 2010.01.18《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