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理想與(殘酷的)現實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以下兩幅圖便是網民開麥當勞玩笑的「創作」,看到不禁會心「苦」笑一下。

廣告的界線很難定,我們都接受了廣告跟現實有一定距離,只有傻瓜才會真的拿着廣告的相片去跟售貨員理論,但為甚麼我們會接受?有時我們情願廣告多一點創意,好過直敘貨品賣$29.6,重512克,含644卡路里。就算是「資訊型」廣告,也不必精確至此。現實與廣告落差空間多大才算合理?合理這個詞最不好說。

其實已發展地區,大部消費也由基本和實際需要,轉向至情感需要,理所當然地衍生出情感主導、賣形象的廣告,做品牌推廣的花費,分分鐘比生產成本高。正是為甚麼很多廣告中,你連產品的邊角也看不到。廣告如何將該牌子(及它的產品)跟你的情感、經驗連繫上來?以麥當勞為例,試想想多少年沒有見過它賣大件、抵食,相反是Sell 溫情為多。又例如兩電的廣告,如何將「電」呈現?都是通過一些開燈熄燈來表達吧。

那麼,我們消費者,又該如何應對?只能說,除了搜集多點資料外,也不妨多留意,自己買產品時,究竟是為實際需要,還是情感需要?順帶一提,朋友傳來沙田新城市N年前的電視廣告,笑說樓盤廣告竟然有實景!你認為這種廣告在今時今日還能湊效嗎?
[ 2010.10.18《通識大全》]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血建的房子 血畫的地圖

甚麼是血房地圖?血房是在強拆過程中,釀至流血事件的土地後來起出的房子,
當中不少更涉及人命傷亡。內地網民發起將這些強拆事件用紀錄下來,更用Google地圖標記,呼籲聯手抵制這些血房。在Google地圖上搜尋「血房」便可找到。血房地圖開放予公眾標記,但條件是事件必要經媒體報導。
--
隨著地方發展,收購遷拆安置每天都在發生,城市發展不免要淘汰舊有的,創造更新更有價值的。然而,這以乎無可避免產生一場又一場的衡突。一個城市或地方的發展方向,未必能得到內部一致認同,對於實際要淘汰甚麼、保留甚麼及興建甚麼,更難有共識。就看近來堆填區、焚化爐的選址,便可看出其困難,更何況牽涉拆卸私人產業?

最近強拆事件便在雲南釀成大規模的示威,可見強拆在內地已成為令人關注的問題。隨着不同地區發展,某些鄰近地區的土地便變得有價值。利益當前,自會吸引收購者,若果沒有足夠保障的條例和機制,居民便可能面對不合理的對待。在香港現行的收購賠償大多以居民能在別處安居為原則,可以是金錢或房屋的形式補償。(條例上的原則是,實際當然又另一回事。)然而在內地很多受影響的居民,連自己的基本權益也不知道,當有人來拆自己的房子時,便直接以身體抵抗,甚至做出「自災」等激烈行為。

犧牲小我乃必然?
內地就有官員以「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辯解,惹來網民批評。如果社會不得不朝一個方向發展,犠牲者會否得到適當的賠償和安置,似乎是社會文明的指標。所謂安居樂業,是否只惠及一部分人,同時對另一些人不聞不問?以社會作為一個群體來考慮,是否必要有所謂犧牲者,誰有權決定誰是犧牲者,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然所謂的釘子戶不可能全對,遷拆也不一定是無理殘忍,但血房地圖大概是對現行的監察保障不足的一種反映。同學大概會跑去買這些樓盤的機會很微,但打開地圖看看,見證這些曾發生或每天還在上演的悲劇,或者對不同的決策和自身行動也會有一點影響。那麼中國未來的地圖,或者不至於血跡斑斑。
[ 2010.10.13《通識大全》]

參考網站
‧維基百科:血房地圖
http://zh.wikipedia.org/zh-hk/血房地圖
‧「血房地圖」是一份民意提案
http://www.stnn.cc:82/gate/big5/society.stnn.cc/life_op/201010/t20101027_1440676.html
‧南都網:「發展事大,強拆有理」不能服眾
http://gcontent.oeeee.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d32/ace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