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良心問責

現代社會很多時並不由道德去管束人,相反是由後果去管束人。這引申出我們常用上的反駁:「XX犯法呀?」說時還多帶點得意洋洋。因為有了明文規距,其他人情世故竟然都理直氣壯被忽視。不犯法不代表對,有責任的事其實未必有後果。

早前看書,作者寫到:「良知是意識到自己對別人的苦難有責任。」這樣就容易說明了,為甚麼浪費食物、誣陷別人、或見死不救,我們會受良心譴責?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一個決定和行動,其實對於他人或社會有影響。

當然人很多時對於自己的責任認知有限,比如你每天會消耗兩個膠袋:一個早上買麪包,一個下午吃薯片的包裝,但你少有機會去追蹤膠袋「死後」的命運,一時未必能將焚化爐噴出的煙、或內地的垃圾山跟自己的生活習慣連繫。

又或,社會的複雜結構模糊了我們自己與他人和世界的關係,以至於責任。例如低工資問題,如果你出身中產家庭,未必會覺得跟自己有關,但你每天走過的商場,是由誰清潔的?你家樓下看更的薪金又是誰支付的?又例如,你覺得自己投票或捐款都只佔總數的百萬分之一,可有可無,但若想到付出的確確實實幫到一個人,又是另一回事。

在香港,人人衝口而出就是「關我乜事」,也許良知除了需要知識和資訊外,還要點想像力,卻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2010.03.24《通識大全》]


後:呢篇寫o個排好感慨,大概側寫太側,無人明我其實想講乜,篇幅所限也沒能寫好一點。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誰偷走了歲月?

今期通識大全提及《歲月神偷》這電影,筆者沒幸看優先場,因此也不清楚內容,但第一次看到《歲月神偷》這戲名,便想到兩個意思,一是偷歲月者(想想漢堡神偷就明白了),二是歲月是神偷本身(類似雌雄大盜)。
不論電影用上前者或後者的意思,如果扣連起電影的主題──某一年代的精神,也很有趣,究竟是某個一時代已被偷走,還是歲月偷走了我們的精神?

在歷史上,也會有類似被偷走的時間,最常見的是戰爭、災難,還有一些混亂時期,如文革或法國大革命後期,在這些時期,人們大多不能正常地生活,社會的生產力也下降,當人回到生活正軌後,這段時期,常變了生命中的空白,不堪回首,甚至無法納入自身經驗。其實經歷卻刻進了同代人的心靈,構成了一種集體精神。

即使個人,在生命中也會出現空白期,如重考、失業、大病等,一時令人在社會上失去了身份,人生失去了目標,不能「前進」,大多令人迷惘。怎樣渡過這些時期也有學問,想起老日劇說應當它為生命中的假期,好好享受及停下來思考。其實它們往往是令人反省的「唞氣位」,不止令人有力氣再跑,更可能會成為改變人生或觀念的關鍵時刻,日後想起,反而別具意義。大概沒有日子是白過的。
[ 2010.03.10《通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