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電腦教我們的語言

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自然滲入了我們的語言。自從有了八達通,我們便多了「o都」這個動詞,想一想,其實在「o都」之前,也有「碌(卡)」和「簽(卡)」,都頗傳神。

在電腦世界中,有不少借用舊詞或跟舊詞相撞的情況,現在我們卻熟悉新義多於舊義,現在說「上網」,大家不會先想到網球吧?(這可是當年電視劇的爛gag!)朋友跟你說:「那份文件放在桌面」,究竟是說電腦檔還是一張張的文件?如果說:「他十分喜歡蘋果的」,究竟是指吃的蘋果,還是蘋果電腦?最近看到一個BBC的短劇,便用了這種雙關意來開玩笑。

除了借用詞外,對文字的認知,也有改變。先不說火星文,或表情符號,對於(用倉頡)打字多過寫字的新一代來說,「字」與其說是「丶冖了一」倒不如說是「十弓木」?

電腦專家一直努力「教」科技能學人類的語言(例如手寫板、辨聲),為求令其更「user-friendly」,另一方面,人類的語言也受科技影響,未來發展又會如何?

“My Blackberry is not work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sPGePuyR-E&feature=player_embedded

[ 2011.01.03《通識大全》]

沒有留言: